[转]我校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教师代表座谈会
发布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0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9月15日上午,贵州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教师代表座谈会在西校区贤正楼31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副校长周少奇、张大林、陈祥盛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大林主持。

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畅谈学习体会。

李建军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和38年从教经历有感而发。他认为,身为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对学生三观的塑造,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

李建军表示,学校广大教师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二是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潜心育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参会教师代表聚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先后做了交流发言,畅谈学校发展,共话美好蓝图。



李少波(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下一步,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聚焦公共大数据治理与区域治理、公共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融合与分析3个重点任务,开展公共数据助推数据要素化,安全技术助力数据共享交易可信监管,数实融合服务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数据高速传存算一体化服务“东数西算”等特色研究,建设好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达(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要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明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奋进方向,不仅持续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特别要深度思考如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一线教师,我会率团队以着力打造的《国际战略学》教学内容为支点,进一步将“教育一线”视为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育才火线”,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新文科建设和政治学专业、学科特点,在学生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过程中树立其家国情怀、扎实其专业知识,深化“教学-科研”互构式课程思政形塑教学体系,致力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服务国家顶层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人才。



杨晶(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贵州大学社会工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内涵得到丰富,秉持“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四能”(能吃苦,能干事,能奉献,能留住)人才;近年来在教学竞赛、科研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学科综合实力提升,在全国影响力扩大。贵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科显著度提高;未来高质量建设的努力方向,夯实课程建设,不断追求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横向打破学科壁垒,纵向加强省际、国际合作;培养大格局、广视野、宽胸襟、深情怀的新时代社工人。



章超(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充分体现了对教师队伍的格外关怀,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广大教师愿有作为、也能大有作为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催人奋进。教育关乎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关乎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教师是这项事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各类人才的伟大使命。作为长期从事数学基础学科教学的高校教师,首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要有扎实的学识,以科研做好身教,以教学加强言传,用高尚的人格、真理的力量、扎实的学识,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宁梅(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永远用“金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促进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在结合留学生教育的新岗位,我要继续在新的领域探索,为学校留学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用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去做好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相关工作。需要探索国际学生工作的规律,用创新的方式去寻求一些突破点。留学生教育平台是一个真正能够实现我们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好平台,可以教会外国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仁爱思想,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


金智超(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授):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作为高校教师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一定要坚持时刻以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卡脖子”技术突破为目标,在绿色农药创新与新品种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中不断突破自我,开拓进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一方面服务于国家的农业科技科技自立自强,一方面为学校重点实验室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安海燕(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成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优秀老师。学生以教师为行为导向,教师同样需要指引。教师工作处已开拓该路,教学名师打造、省内外专家讲座、教学讲堂等。学院若也沿此路而行,不仅是学校教学理念的一以贯之,更能为教师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标。经济学院依此路发展初见成果,在学院的领导下,两年涌现出2名金师、2名教学名师、7项金课、2个教育部国家课题、多项教学成果奖。所以,为老师立方向,做好学院引路人可作为贵大高质量发展的切入口。


许为勤(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表达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及对教师队伍的殷切期望。我想围绕信念和德性谈学习心得。教育者先要自我教育,这里谈到教育理念既是对高校学生而言的,也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更加重要教育之本——育人,而不仅仅是培才。当前,教育存在着重视术、强调“结果”的倾向,只有回归“道、术、器、用”的框架中,术的培养才能为大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教育要落实到一切行为的发心,这就是“信念”。形而上学来源的真实性生发德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性的教育需要落实和贯穿在专业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具体活动中,落实和贯穿在对真理的恳切追问与严谨的学术训练中。物同此理,人同此心。



李传兵(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着重强调了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给予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振奋,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磅礴动力。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希望我们贵州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不断迈向更高层次,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健晟(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中提到教育家精神,这对我触动颇深。我今年参加了第六届青教赛获得了国赛二等奖的成绩,深刻理解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但传授书本知识并不够,因为世界不是由知识构成的,而是由挑战构成的。挑战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已知,来掌握未知,进而建立个人知识体系。要成为教育家,教师就不能只是教书,而要像做科研一样研究教学。因此我即将参加教学创新大赛,希望通过发现学生痛点,提出创新方法,利用教学实验验证,最终实现设计挑战帮助学生成长。


余压芳(贵州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乡村规划的教学科研工作,围绕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需求,秉承产学研相结合,主持了国家级一流课程,也带领学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科作品竞赛等。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我以“工农融合,真题真做”乡村规划设计R-PBL项目式教学创新做法,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有幸获奖。以赛促教,让我深刻感受到“上好一门课”的教师人格魅力。


杨文超(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的重大使命,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教师的亲切关怀,深刻意识到了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教师是社会的奉献者和引路人,新时代的核心使命就是立德树人。作为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一员,我将立足本职,细处入手,见贤思齐,善其身;大处着眼,为国育才,济天下,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的期待。整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方面将通过人才培养,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将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握战略需求,促使我们的绿色农药与生态发展占据国家乃至世界的制高点。


下一步,学校将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在服务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